開車時候,由于有些司機開車操作技術不佳或者操作不當,不僅毀壞車子,甚至還給自己行車帶來了安全的威脅,那么開車時候要避免那些錯誤的操作方式呢?
1、啟動不暢時,連續(xù)啟動
汽車的啟動需要足夠的電壓,啟動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量,如果汽車啟動不暢時,還連續(xù)、頻繁的啟動發(fā)動機,會增加電瓶電量的損耗,甚至造成虧電,而導致無法啟動。此外,長時間讓啟動機連續(xù)工作,會造成啟動時間過熱,甚至燒毀,所以在啟動發(fā)動機的時候,不要長時間、連續(xù)、頻繁操作,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害。
2、車內照明設備開啟過多
夜間行車,為了行車視野,都要打開車內照明燈,但是如果打開過多的燈光會占用電瓶的電流。汽車啟動需要足夠的電壓,如果打開過多的電氣設備,會造成發(fā)動機啟動不暢。長期這樣使用,會導致發(fā)動機啟動困難。由于點火電壓不足,汽缸容易產生積碳。因為點火瞬間用電負荷過大,還會影響電瓶使用壽命。這對于車子來說,是非常不好
3、下坡空擋滑行,來不及剎車
有些車主在駕車時候,為了方便,就掛空擋滑行,僅以剎車來控制速度,這樣是存在危險的隱患。如果是在一個長距離的坡位這樣做的話,剎車系統(tǒng)會因為過熱而忽然失靈,會導致事故發(fā)生。車主應該根據實際車速掛上合適的檔位,讓發(fā)動機制動,偶爾輔以剎車,這樣安全又延長剎車的壽命。
4、原地轉動方向盤
直接讓輪胎和地面產生滑動摩擦,會大大的增加輪胎表面的磨損,縮短輪胎的壽命。而且原地轉動方向盤的時候,來自輪胎的阻力很大,轉向助力系統(tǒng)也需要提供比平時多幾倍的工作壓力,來輔助你的轉向操作,這樣就會造成增加助力系統(tǒng)的壓力和溫度,可能會造成助力系統(tǒng)的漏油等等故障。經常這樣操作還會縮短助力系統(tǒng)的使用壽命,增加故障率。
5、先踩離合器后剎車,剎不住了
有人認為剎車前要切斷動力,剎車會更加有效,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,因為踩下離合器,發(fā)動機轉速迅速降低怠速,進氣管總的真空度降低,真空助力器的輔助大大降低。最好應先踩下剎車,剎車降低后再踩下離合器。
6、加速超車,加速不給力被追尾
有些車主認為高擋位速度比較快,所以超車時候會升上一檔,其實,車輛的前進就是要靠引擎所發(fā)揮的扭力,高檔位扭力比較小,油門反應最遲鈍,加速度反而減慢。因此手動擋超車時,反而應該降低一擋,自動擋車則只需要將油門踩到底,變速器便會自動降低檔位,以提供足夠的扭力,手自一體的車友使用手動擋時,需要注意這一點。
7、轉彎同時踩剎車,易失控翻車
高速公路匝道一般都是圓弧形彎道,而且轉彎半徑都比較小,匝道上限速基本是在40公里/小時。因此進入彎道,千萬不能急剎車,轉彎時汽車重心偏移,此時剎車會加重側傾,造成單邊制動,若速度過快,或剎車過猛,則有翻車危險。正確做法應在進入彎道前就降低車速,入彎后,緩慢加油車身才能保持平穩(wěn)的姿態(tài)。
8、遇水剎車或雨天行車突然松油門
高速行車時,遇水突然踩剎車,很容易側滑發(fā)生危險,這時控制好方向盤比踩剎車更重要更安全。
雨天在泥路行駛突然猛踩油門或者放松油門也會引起的側滑,因為汽車在高速行駛的時突然松油門,會造成汽車突然減速,使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瞬間制動,因而產生側滑;而猛加油門與之相反,突然提速也容易產生側滑。因此雨天更應該低速行駛,平穩(wěn)操控。